《深漂女人》第三章:大学生活 免费试读
进入大学,沈玉萍的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考上大学,跳出农场大门,一切都是新鲜的。
到了学校报到的那天,父亲早早的就坐上了沈玉萍从宁始到稻城的火车。也是沈玉萍人生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离开生活了19年的地方,第一次领到代表国家粮食的粮票,第一次住进只有6个人的宿舍(中学都是十几个人的大同店),第一次用集体大学。
在那个年代,大学生的入学率很低。沈玉萍一个班60个学生,只有十几个考上了大学,学费也很低。一年只有120元,每个学生国家每个月28斤粮油补助,28斤。对于女生来说,吃的绰绰有余,但是除了吃,其他开销还得靠自己。
沈玉萍家境并不富裕。只靠父母养活一个大学生还是很难的。好在这个时候大部分兄弟姐妹应该都在工作,该种地了。沈玉萍我上大学的时候,两个哥哥姐姐都已经结婚了。沈玉萍除了国家的粮油补贴,我兄弟姐妹上大学剩下的开销就靠这100块和那50块。
大学里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也有相应的助学贷款计划,毕业后可以打工赚钱还贷;当然,毕业的时候,毕业证需要在学校临时抵押,贷款还完就可以拿到毕业证原件。沈玉萍我大学期间还申请了1000元起的助学贷款,并承诺毕业后一年内还清。
除了家里给的费用,业余时间,沈玉萍做家教。还和舍友一起去学校附近的面包店批发面包,晚自习后在宿舍门口卖,赚差价。
周末和节假日会和同学去岛城海边,吹海风,捡海蛎子,海带等海鲜,回宿舍。用清水煮一下就好了,味道鲜美。
夏天体育课可以下海游泳,说是游泳,因为真正会游泳的很少,所以只能带着游泳圈在浅海里玩。不过沈玉萍还是在大学期间学会了憋气浮在水面上。
英语系的女生比男生多。沈玉萍班36人,其中女生26人,男生只有10人。这是外语专业的正常现象。而在理工科系,恰恰相反,一个30多人的班级,女生不到一个零头,男生至少能达到30个,甚至更多。
沈玉萍我不喜欢同龄的男生,但总觉得他们太年轻。她喜欢有经验成熟的男生。于是,在大学里,虽然有男生表白,但是沈玉萍不为所动,默默拒绝,没有让男生觉得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