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从代工鞋厂到国潮之光》23、土匪式收购 免费试读
林牧查看了他的手机。
奖励没有到。
显然,刚刚抽到的三个奖励并没有现金来得直接。
林牧也不想再等了。
现在他手里有十二两现金,解决产能问题刻不容缓。
钱江新区。
中侨体育公司总部。
林牧谁走进公园就止不住叹气。他是剽窃的鼻祖。他不想要任何面孔。
虽然官司已经输了。
但是公园各处的飞人图标并没有被移除。
实际上。
中乔公司官司的胜负与他们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无关。
十多年前他们创业的时候。
大家对篮球和nba的认知度不高,普通大众认为中侨公司和乔丹有关系。
那时候。
中侨公司可以靠这个品牌名蹭很多销量。
而且挂钩和三个杠杆现在都没那么重视国内市场了。
中侨公司的第一波资本积累非常成功。
但是现在。
信息爆炸。
稍微不诚信的消费者都能看出中侨公司的别有用心。
他们的抄袭行为已经深入人心。
况且他们在产品线上也没有新的突破。
产品的落后,商誉的下降,让这家公司举步维艰。
他们唯一的优势。
是早年资本积累的20多条生产线。
现在中桥的销量一年比一年差,20条生产线都开着很难。
大多数时候。
这些资源是闲置的。
他们很乐意接到OEM订单,至少能让生产线运转起来。
…………
“你是林牧?”
郑海在中侨公司接待室见到了这个年轻人。
他脸上带着愤怒和不屑。
展览会上的事情还历历在目,他真的想不通。为什么这个刚刚接手神舟国际的年轻人要对自己关上大门?
“你爸爸创办神州国际的时候,还跟我借钱。”
“山河轮流,儿子当家,连前辈都不认。”
郑海阴阳怪气地说道。
但是他心里有信心。
前些天林牧没给自己面子是因为他没有需求。
但是现在。
林牧亲自上门,一定是想从自己身上得到什么。
不管他要什么,郑海一定要说出这口气,酌情处理。
林牧看了看接待室的人员配备。
除了郑海,还有几个高级管理人员,让他可以放心。
虽然郑海的嘴不饶人。
但他也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到来,否则他不会召集管理层。
这是怕占自己便宜。
“你借钱给我爸开厂?”
“我爸没还你钱吗?”
林牧坐在郑海对面,冷冷地。
“还有,我是说……”
郑海还没说完,林牧就直截了当地打断了。
“还矫情什么?我们不欠你任何东西。”
???
郑海无言以对。
这个小伙子真的一点都不吃。
林牧处理事情的方式,是郑海这个年纪的商人无法理解的。
他看起来不像一个商人。
更像一个机器人,没有感情。
“郑将军,我们的时间很宝贵。”
“不要胡说八道。你大概能猜到我此行的意图。”
“我们红星太极的销量很高,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神州国际的产能不足
话还没说完。
郑海笑了。
他的高管们也翘着二郎腿。
我以为我是个硬汉。
原来是个少年。
中国的国际产能业内一清二楚,红星太极的预售销量有目共睹。
业内有猜测,红星可能会找代工来解决这个问题。
潜江本土厂商中桥是最好的选择。
一开始林牧的强势态度给了中侨高层一种错觉,好像他不是来求助的。
最后。
林牧还是想从他们那里得到点什么。
郑海嘴角上扬,扯出一丝微笑。
“小林先生,我以为你有一些扩大神舟国际产能的聪明办法,跟我炫耀一下。”
“所以你无能为力。”
“你爸爸没教过你和别人谈生意要和气吗?”
林牧微微一笑。
“我是好心。”
“那么,这个生意能做吗?”
郑海看了看他手下的几个高管。在一起久了,一两眼就能得到对方的建议。
个人恩怨就是个人恩怨。
但是郑海还是想要这个代工订单。
中桥公司很久没接百万级订单了,好几条线一年都没开工。
如果我们不开工,工人的工资就发不出来。
红星提前卖了200万,以后的增量市场更是无法估量。
如果能和红星达成合作关系,利大于弊。
“想代工吗?这个我可以帮你,但是我有条件。”
郑海在用老套的商业辞令对付林牧。
“我可以帮你代工,但你的太极功底必须和我分享。”
相对于几百万的代工订单,郑海对太极科技更加贪婪。
订单带来的现金可以在别处补足。
但是技术给公司带来的活力是不可替代的。
在潜江市,只有中侨国际是符合红星要求的生产线,林牧别无选择。
这一点郑海是对的,趁人之病杀人。
况且这也不是过分的要求。
用技术换取生产力,双方都可以接受。
然而。
林牧直接站了起来。
“谁说我要请你给我承包了?”
“你刚才不就是这么说的吗?”
郑海和所有人都愣住了,直勾勾地看着林牧。
“扯淡。我正要说,你却打断了我。”
“我刚才想说的是,我想买下你们的生产线。”
“你们的质量控制和生产速度根本达不到我的要求。你给我代工?你想多了。”
这个说法一出。
接待室里可以听到针扎的声音。
大家都在看等一会儿林牧。
红星刚刚转型,各方面都极其薄弱。
刚推出一条产品线没几天,就想吞并业内大佬的生产线?
这难道不是一大进步吗?
郑海:“你说真的?你有钱吗?”
“没钱我就告诉你一个锤子。”
“我要你闲置的十二条生产线,每条一亿元。”
“如果你同意,现金就会到。”
“一天之内给我答复。已经过时了。”
说完,林牧就一屁股走人。
如果说代工的话,林牧可能会受制于别人,但是说到收购就不一样了。
郑海产能过剩,正愁找不到解决办法。
这时候有买家愿意接手他的生产线,他等不及了。
总比看着生产线一直停工,机器生锈要打折扣。
郑海不是林牧的唯一选项。
如果他不同意卖,林牧可以找别人,拿着现金,不用担心找不到生产线。
林牧我之所以来郑海,就是想捏准这一点,同时把价格压下来。
“有一天?”
“过时了?”
林牧那近乎威胁的提议此刻仍会回荡在正海的脑海里。
“他是在威胁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