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大顺皇帝想征服世界》第九章 外交问题 免费试读
事实上,今天是高皇帝驾崩后英法两国大使的第二次到访。
不过第一次拜访的时候,因为李安邦还没有正式登基,人刚死了也不好谈这些事,两位大使都很识趣,没有多说什么。
相反,他们代表各自的国家对高宗皇帝的逝世表示极大的悲痛,并在罗马向刚刚去世的高宗皇帝表示敬意。
然后回到各自的大使馆,耐心等待李安邦正式登基。
但是英法两国政府无法理解两位大使的苦心。反而觉得自己效率太低。每天都在催促他们赶紧搞清楚大顺帝国新皇帝的态度。
结果两位大使是被逼的,李安邦在登基仪式的同时就已经在外教部等着了。只等登基大典结束,让外教署的王尚书带着他们去拜见新皇帝,表达对新皇帝登基的祝贺。
李安邦看到英法两国大使如此急于见他,他反而不着急了。
李安邦不慌不忙地说:“别急,王尚书,你先坐下,我们先聊一聊。”
“谢陛下!”王尚书听说皇帝给他让座,也没提。他直接从一边搬来一把椅子坐下。
这主要是因为大顺帝国不太注重君臣之间的礼仪,尤其是和平跪拜的礼仪。
太祖高宗直接规定,普通百姓不必向官员下跪,只需保持应有的恭敬。
即使是君臣之间,一般也不需要跪拜。基本上每年除了新皇帝登基,皇帝去世,一起祭天,都不用用跪拜仪式。
毕竟,要尊重这种东西,关键是要在心里尊重它。形式上的尊重意义不大。
王尚书坐下后,李安邦问道:“王尚书,你看英法两国的大使这么着急干什么?”
王尚书能成为外教署尚书,不仅能力出众,而且外交经验丰富。对于皇帝的询问,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回禀陛下,我猜他们还是为了通商口岸而来。自从始皇帝打败英法,将通商口岸再次减少为两个后,英法多年来一直希望我国能够恢复被关闭的通商口岸,以方便他们的商业活动。
为此,他们奔走多年,拜访了许多大臣。
想必这一次,他们也是为此事来拜见陛下的。"
李安邦我对王尚书的回答还算满意,但还是问了一句“没有别的了吗?”
“这个,”王尚书稍微思考了一会儿后说道,“是的!他们也可能是为了公邦和安南而来。近年来,英国一直在侵占安南王国的土地,而法兰西国也一直在侵占安南的土地,英法一直计划彻底吞并这两个国家。
只是因为我国的态度,一直不敢进行大规模入侵,而是采取慢慢蚕食的策略。
所以不排除在英法方面,会有在公邦或者安南搞大动作的可能,提前来找我们探探陛下的口风..."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大顺帝国从建立之初就对诸侯国的吞并不感兴趣。除了朝鲜和琉球,其实大顺帝国没有其他从属国。
在太祖高第的旨意下,大顺帝国可以说是改变了历代从天而降的立国思想,开始与周边国家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同时进行平等的交流,慢慢的在文化上渗透到了周边国家。
但由于世宗王朝与公邦王国打了一场边境战争,后来的皇帝对文化输出都不是很热衷。
而是开始采取不攻击任何国家,其他国家有事也不打扰我们的态度。我们都一心一意在家务农,搞经济建设。
这也是大顺帝国在西方列强在南洋殖民、划定势力范围的同时,并不十分敏感的主要原因。
但英法不确定大顺帝国的底线在哪里,是否会改变态度。
特别是公邦和安南也是东南亚其他国家,但是直接与大顺帝国接壤。大顺帝国高层出于国防安全考虑,必然不希望英法彻底吞并这两个国家。
所以测试的基调还是要测试的。
但是,李安邦其实并不太在乎公邦和安南会不会被英法占领。他其实并不喜欢这两个国家。要不是英法占领公邦和安南后,国力增强,征服世界的难度加大,他也不会在意。
但现在不是干涉这件事的时候。李安邦其实已经有了对外战略转变的草案,暂时不宜加剧与英法的矛盾。
李安邦对宫浜和安南的问题毫不关心,直接岔开话题问道:“那么,我们驻英法大使最近有没有传回什么有价值的消息?”
“没有,英法的政策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明显的变化。”王尚书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