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再造福建水师》第二十六章:长门炮台 感谢书友"姑苏书童"的鼓励和支持,祝书友们新春快乐! 免费试读
新的一年就要到了,笔者祝各位书友新年快乐。祝全家幸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吉祥如意。新年快乐!
感谢书友“姑苏书屋”的鼓励和支持,
谢谢大家!!
感谢书友“天空-宇恒”、“叶赫那拉塔天”、“路路通”指正本书。本来想试试第一人称的写法。既然大家都这么不喜欢第一人称,以后的章节就不用第一人称了!
看到这些北洋水师军官这么快就进入了各自的角色,海阳欣慰地点了点头。她让她把三项纪律和八项注意的书面内容带给他们,并给他们每人一份。
“你手里握着的是纪律。回去的时候督促你的官兵学习。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以后的发现要从严处理,尤其是违反三大纪律的,就打死你。”
见他们没有异议。海洋接着说:
“你回去的时候,一定要严格保守秘密。你今天的所见所闻,尤其是航母和潜艇装备,是我们对抗外国列强的杀手锏。如有泄露,将是民族罪人,海军罪人。会受到严惩。”
海洋的眼睛变得锐利。
我们面前的这群水手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们都坐直了,表情严肃地看着大海。他们没有说话。但是他们的眼睛已经告诉了大海他们的答案。
“回去后要掌握好自己的队伍,提高战备水平,不许请假外出。我军在马尾、连江、长乐、福清登陆,陆战旅在马尾登陆。你应该在军事上控制这些地区,并宣布戒严。告诉外界你最近在进行演习。为了行动保密,你军舰在闽江水域航行,封锁闽江口。”海洋向他们发出了第一道命令。
“是的,”海军军官们一致站起来答应。
接下来的几天,部队顺利登陆。周寅人完全被掩盖了。这几天3艘航母下水并装备完毕,还研制了3支26式手枪和冲锋枪,正在测试中。
来自各地的部队在北洋水师混编旅的营地里,一边隐蔽待命,一边对原北洋水师官兵进行整编和新的训练。原北洋水师官兵被打散,重新分配到各个陆战连进行磨合换装训练。
长门礼台。广电山、赛艇泥鳅、金牌、烟台山、北岸、崖壁岩等炮塔也被陆战队大队接管。原北洋水师人员被替换。他们与海军陆战队旅的岸防炮兵部队重新混编。所有的岸防炮都换成了口径406MM52倍于德的SKC/34岸炮,并全部修建了钢筋混凝土工事。
这种岸炮是为德国H级战列舰设计的单管岸炮,初速度810m/s,最大有效射击距离56km。炮管长21.5米,放在钢筋混凝土炮塔里当岸炮。然后偷偷安装火炮跟踪雷达、光电瞄具、视轴稳定器、火炮双向击发稳定器。这些装置的位置都是严格的禁区。没有我颁发的通行证,任何人都不能接近这个地区。
建造的堡垒有5门仿制的406毫米52倍口径SKC/34岸炮和5门仿制的美制12英寸/50(305毫米)马克7炮。所有的堡垒都装备了80多门火炮。
美式12英寸/50(305毫米)Mark7枪,枪重:55.3吨,总长:15.424米,管长:15.087米,膛线长度:12.724米,膛线:72,射速:2-3发/分,弹型:APMark 1 (395公斤),高爆HC (335公斤)..。穿甲能力(侧甲):20000码(18228米):254mm。初速:884米/秒(美联社)。914米/秒(HC)。枪管寿命:200发。备用弹药:每门100发。炮塔:双炮塔。重量:4999
说到福州的海防炮台,就不能不提长门炮台。说到福州的长门炮台,人们首先听到的就是“双龟锁口”的传说——它指的是长门村头水面上的两个小暗礁——它抢占了闽江的入海口——所有从闽江航行的船只。长门村属于福州连江县琯头镇。南岸离金门只有一箭之遥,河两岸炮台之间的水域也只有200m左右宽。总有扼河控海的风险。据史料记载,南宋长门年设立五虎巡捕署,每年春秋两季巡捕马祖、澎湖列岛。到了清朝,设置了提督衙门。民国时,设立福建厦门要塞司令部,驻军十几个,戒备森严。就连厦门的胡立山要塞也归长门管辖。
长门村里有一座长门山,又名桃园岭,海拔77米。山顶上有一座规模宏伟的古炮台遗址,因山而名“长门炮台”。事实上,明清时期,“长门炮台”并不是指长门山上的这个炮台,而是闽江口北岸的礼台、广电、射马、土丘台和南岸的金牌、水獭石、烟台(燕京)台的总称。当时,山长门分为山店堡和江岸堡,其中山店堡又称“广电山堡”,曾设有海灯,江岸堡用于军舰进出口礼仪,故称“台日堡”。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门山上的碉堡,其实就是“广电山碉堡”。因为是北岸第一堡,也是中国最古老最大的堡,所以人们习惯性地简称为“长门堡”。
从光绪年间萨镇冰叔萨成玉所作的南北洋炮台插图可以看出,闽江沿岸的明清海防炮台有沪江炮台、黄霞寨炮台、长门山炮台、金牌炮台、民安炮台、南安炮台、田螺湾炮台、元山寨炮台、琴江炮台、罗星炮台等。其中,长门山堡垒被描述为“(长门山堡垒)左接山头,右接可乐尾,前控金牌沪江,后歇大平东。五虎排牙,二龟守口如瓶,龟是天然保障”,可见其兵家必争之地。
光绪六年(1880年)在长门山设立“闽口要塞总站部”。在广电山要塞安装了5门德、英制造的大炮,有145名官兵,并配备探照灯监视敌舰,有10名士兵。总兵部掌管闽江口的所有要塞,也掌管陆上营地。
光绪八年(1882年),土堡改建重建,初具规模,平面呈圆形。它是一座城堡般的建筑,由主平台、炮位、操场、营房、弹药库、光电设施等组成。营地直径约95m,厚度0.8m,最高点6.5m,占地50亩。外墙的底座和上层的内部都是用大块的花岗石砌成的。炮壁用糯米糊、红糖、石灰、净沙夯筑,厚达三米多,非常坚固。中间用巨大的优质枕木作为顶柱。大炮放在外沿的第一个基座上,下一层用作营房宿舍、弹药库和活动室。堡垒背面的缓冲区配有一个300平方米的大型学校操场、游行平台和会议厅,高处有一个国旗平台。至今,地面上仍有两座外形相同的炮位。连环堡原装备有李鸿章从德国购买的十余门克虏伯炮,瞄准闽江入海。据说当年这里装备了几十支枪。
光绪十八年(1892年),清廷重修长门殿山主堡,装设五门大炮,配备士兵145人,辖殿山、排丘、演金(烟台、金牌)、岩石、民安等六座炮台。
长门历史上炮台最辉煌的一幕发生在光绪十年(1884年)的中法麻江海战。光绪十闰五月二十二日(七月十五日),法国海军提督率舰队入侵闽江口。以“旅游”为名,强行经长门抵达马尾港,与清朝北洋水师福建水师对峙。福州镇守长门将军穆土山,移师连江,上前线指挥。长门炮台上部署了5门德军克虏伯炮(1门口径210mm,4门口径170mm,数门口径200kg和300kg的土墩炮),而对岸的金牌炮台有两门克虏伯炮。
七月初三(8月23日)下午13时45分,中法马江海战爆发。前后不到半个小时,赶来参战的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第四天早晨,法舰再次炮击马尾造船厂(福州造船局),将其化为废墟。第五天,法军在罗星塔登陆,缴获三门克虏伯炮。几天后,眼看进攻福州的意图无法实现,又怕被堵在港湾里,法国船只只好扬长而去,顺流而下,一路英勇行动,接连轰击闽江两岸的炮塔。因为所有的炮塔都被设计成炮口朝向岷江。
当法国海军提督顾巴率领以旗舰“伏尔泰”号为龙头的法国远东舰队向东海进发,正要跳出清军的防线时,长门炮台传来的炮声终于让他吃了大亏。长门炮台曾经是岷江的第一道屏障,如今却成了最后一道屏障。
海战打响后,福州将军穆土山亲自率领八旗洋枪队三营和陆军营,带领王德胜驻防长门要塞,督战,奋勇抗敌。第五日初,法舰企图渡海,开始进攻长门堡。驻守长门堡的副将洪永庆、绿营守备康长青等。,举枪迎敌。法国船连中两枪,重伤炮台一侧,随即撤退。第六天到第九天,为了出口,法军集中八艘战船内外夹击长门,拿下了两座黄金堡垒。清兵奋起反击,打败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7日初,驻守在黄金洪峰右营黄金堡的游击队杨金宝准确命中法国旗舰“伏尔泰”号。据说法国海军提督古巴就是在这一枪中受了重伤,最终葬于澎湖。他的上尉、副官、信差都和他一起阵亡,杀死古八的大炮被尊称为“缺角将军”。
9月初,法国船“Lagardsania”从基隆来到闽江口,闯入长门水道,被长门炮台多次击中。前弦装甲被击穿,主炮底座受损失效。伤亡近十人后,它仓皇出逃。虽然胜利振奋了人心,但是长门炮台在法国海军的强大炮火下损毁严重,而金牌炮台则被彻底摧毁。10月初,法军全部驶出闽江口,进驻马祖坳。麻江海战以中国惨败告终。唯一值得后人津津乐道的是法国海军提督被杀。